本網訊記者鄔玲玲報道:站在田間地頭的他,步履不停歇、手機不離身;腳下是成片、新鮮的優(yōu)質蔬菜;手機那頭,是廣闊且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?恐_踏實地的奔波辛勞和目達耳通的靈活頭腦,他在農戶和市場間搭建了一座橋梁,傳遞著供需市場的第一手信息,他在群眾與政府間當起了貼心的牽線人,訴說著群眾的急難愁盼。他就是宜城市人大代表、洪誠現(xiàn)代農業(yè)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洪林。
新農人:既上網賣菜也下地種菜
“現(xiàn)在正是甘藍育苗、移栽的時候,再過幾個月就是銷售旺季,已經有不少老客戶在我這里下了訂單!8月28日,章洪林一邊介紹,一邊在手機上發(fā)出各種訂購、宣傳信息。作為蔬菜行業(yè)精英,章洪林掌握的市場信息是核心競爭力。
曾經,章洪林帶著宜城王集的娃娃菜,輾轉廣東、廣西、安徽、北京、上海、山東等地,與市場上各類品種進行對比,推廣品牌。2019年,他還用了大半年時間跑遍全國各大型蔬菜種子生產公司,尋找更新?lián)Q代的新品種。
為了試驗新品種是否適應宜城的水土,章洪林自己流轉土地,在試驗田里面種植培育,篩選出高質量、高產量的新品種,然后再推廣給當?shù)夭宿r大面積種植。
2020年,章洪林與北京捷立亞種業(yè)有限公司合作創(chuàng)新蔬菜品種試驗,試種蔬菜品種20余種,擇優(yōu)種植,更新品種。為了觀察新品種長勢,他能連續(xù)12個月“泡”在田間地頭。
“既能上網賣菜,又能下地種菜的‘菜經紀’才真正能夠把菜農、市場都留住、讓兩頭都喜歡,蔬菜生意才能做大做穩(wěn)!边@是章洪林介紹的經驗。
新能人:帶動農民就業(yè)增收
先富帶動后富,蔬菜產業(yè)發(fā)展起來了,隨之,也讓鄉(xiāng)親們緊緊跟隨,共同向著小康生活邁進。
“我的蔬菜公司在售菜旺季,每天砍菜工人80人,分揀菜110人,裝菜15人,一年下來,工人工資達380萬元,運輸費達90萬元!闭潞榱终f,這僅僅是洪誠現(xiàn)代農業(yè)公司一家的用工情況。
“我種了6畝多娃娃菜和甘藍,每年都不愁銷售,因為都是經紀人代辦銷售。沒事的時候在他們那里打工,砍菜,一天能掙200多塊錢!狈礁鞔宀宿r王艷豐每年冬閑時在家附近砍菜運菜。
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,在章洪林的帶動下,王集蔬菜經紀人展示了他們的擔當和風采:捐贈7車49噸蔬菜送往堅守一線的抗疫工作者和城市居民。當年,王集鎮(zhèn)蔬菜銷量不減反增,銷售額超過4億元。
新身份:為民履職勤諫言
自當選為人大代表以來,章洪林牢記代表使命,一心為民謀發(fā)展,他立足自身行業(yè),圍繞王集蔬菜產業(yè)鏈的發(fā)展壯大,盡心竭力,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,促使政府部門也在為推動產業(yè)發(fā)展推波助瀾。
2020年初,章洪林根據(jù)市場買賣形勢,提出“改良蔬菜品種的建議”被王集鎮(zhèn)政府采納,政府投入20多萬元,由經紀人的合作社、農業(yè)公司與基地農戶對接,簽訂蔬菜品種改良協(xié)議。
新品種不僅讓農戶畝平均增收400余元,而且隨著品質的提升,提高了賣方的話語權。娃娃菜由過去15元每包,到去年底,價格突破45元每包,市場占有率也進一步擴大。
不僅如此,他提出的“新建智能溫控大棚,實現(xiàn)娃娃菜兩季變三季”的建議,被政府部門采納,投資新建3座溫控大棚,填補了春季娃娃菜市場空白,使農戶多增加一季收入。
“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,增加防洪抗旱能力”“引進真空包裝,建造生產加工烘干設備”“加大對農戶技術培訓,帶領蔬菜行業(yè)代表外出學習”……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建議已經實現(xiàn)或正在穩(wěn)步進行中。
(編輯:聞俊 編審:余倩)